中国制造成本逼近美国要怪工资涨得快吗服装行业动态新闻资讯-【新闻】
核心提示:近日《纽约时报》发表文章称,由于中国的纺纱业成本比美国高出30%,中国的纱厂开始在美国设厂。
近日《纽约时报》发表文章称,由于中国的纺纱业成本比美国高出30%,中国的纱厂开始在美国设厂。今年4月,中国科尔集团(Keer Group)就斥资2.18亿美元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新建了一座棉纺厂。去年,太阳纤维(Sun Fiber)公司也在该州建立了一家聚酯纤维厂。
除了纺纱行业,其它一些行业也出现了这种现象。中国汽车玻璃制造商福耀玻璃正斥资2.3亿美元在俄亥俄州建立工厂。随着工资和能源价格的不断上涨,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正在下降。
波士顿咨询集团最新出炉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的制造成本已经与美国相差无几。该报告分析了全球出口量排名前25位的经济体,并发现2004年在美国生产成本为1美元的商品,在中国只需86.5美分,而到了2014年,在中国生产这一商品则需要95.6美分。
报告将25个经济体的制造业现状分为四类:一类是压力重重(under pressure),以前成本低的现在变高了,如中国、巴西、捷克、波兰和俄罗斯;一类正在失去阵地(losing ground),以前成本就高而现在变得更高,如澳大利亚、比利时、法国、意大利、瑞典和瑞士。
还有一类是态势稳健(holding steady),成本一直维持在较为稳定的状态,如印度、印尼、荷兰和英国;最后一类则是表现抢眼的全球之星(rising global stars),其制造业成本的竞争力大幅增强,如美国和墨西哥。
美国工人的工资依然远远高于中国。据波士顿咨询集团统计,2014年,中国依据生产力调整过的制造业工资大约为每小时12.47美元,约为美国工人22.32美元的一半。
但其它因素弥补了生产成本上的差距。比如,美国各州和地方政府会给在当地建厂和开店的公司优厚的税收减免和福利补贴。美国繁荣的天然气产业则大大拉低了电力成本,这一点对能源密集型产业颇具吸引力。
而是否存在贸易壁垒、是否在自由贸易协定的框架内,对一家企业也具有重要意义。比如,在美国建纺纱厂就可以利用该国和墨西哥以及中美洲国家的贸易协定,在这些地方将纱线制成布料和衣服,然后再运回美国卖给消费者。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工资不断上涨,土地、能源和其它原材料的价格也都在水涨船高。《华盛顿邮报》援引纽约咨询公司荣鼎集团(Rhodium Group)研究主管Thilo Haneman的话表示,制造业工作岗位的回归并非由于美国发生了什么改变,“更大程度上是中国商业现状变化的一种表现”。
波士顿咨询公司的报告显示,过去10年内,中国依据生产力调整过的制造业工资上涨了187%,工业用电成本上涨了66%,天然气费用上升了138%。与此同时,美国的制造业工资仅上涨了27%,工业用电成本上涨了30%,而天然气费用不但没涨,反而还下降了25%。
对于那些并不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或者产品更贴近美国消费者的中国企业而言,在美国建厂不过是自然之举,Haneman说道。
纺纱厂便是属于这一模式。该行业已实现高度自动化,并不需要大量劳动力。像制衣厂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依然需要依靠孟加拉国、越南、墨西[1][2]下一页
- 苹果挑战特斯拉玩汽车是颠覆还是被颠覆OFweek电子工程网dd-【新闻】
- 苹果招聘各类电池相关人才改进设备续航OFweek锂电网dd-【新闻】
- 苹果手表AppleWatch健康功能缘何作罢6dd-【新闻】
- 苹果手表AppleWatch续航等细节全面曝光0dd-【新闻】
- 苹果手表AppleWatch续航等细节全面曝光9dd-【新闻】
- 苹果手表蓝宝石玻璃的iWatch已进入量产4dd-【新闻】
- 榆林一周这条路大面积塌陷和下沉榆林一楼盘还在上面盖房-【新闻】
- 苹果手表在中国的民意测验生态圈心思各异OFweek可穿戴设备网dd-【新闻】
- 棒棒堂火速成名唱功被抨击-【新闻】
- 植物系暖男王一浩新单野兽MV深情首播精致画面展电影质感-【新闻】